完美体育千人奋战“再塑”青岛北站东广场塔吊林立、泵车轰鸣、混凝土搅拌车不停转动……作为今年的市办实事之一,承载着提升交通疏解能力、带动片区蝶变跃迁重担的青岛北站东广场地下停车及地面道路一体化疏堵工程备受市民关注。20日,记者探访施工现场,这里近千名建设者开年复工就冲刺,火力全开争取让这件市办实事早日完工。日前,工程土方开挖已全部完成、主体结构已完工近九成。
20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岛北站东广场地下停车及地面道路一体化疏堵工程现场,“党员先锋队”“青年先锋队”两面红色旗帜,在施工入口处迎风飘扬。不远处,一辆混凝土搅拌车停靠到位,旁边的泵车伸出几十米长的“臂膀”,将混凝土输送到浇筑现场。中铁二局青岛北站东广场地下空间项目经理付海龙告诉记者,项目正在浇筑最后一块筏板的垫层,完成后将对垫层开展防水作业。
为确保这项市办实事工程按期完成,项目部梳理了工程施工的制约点,开展精细化施工。东广场地下空间结构下穿1号线号线三条运营地铁线工程,施工与运营地铁的结构联系异常密切,地铁保护区内施工存在全国首例的三个典型工况,目前正在逐步完成应对。付海龙表示,运营地铁上方的旋喷桩距离地铁8号线米,通过多次异地扩散实验,项目部研发了定尺钻杆和旋喷钻机定位抱死系统,安全平稳保证了旋喷桩施工过程中对地铁零影响。此外,运营地铁15米范围内设计了1473根工程桩,最长60米。最近地铁结构外缘仅有2.2米,项目部在运营地铁进行了三米内工程桩施工,所有工程桩按照风险分级进行了不同级别的内外旁站和应急预案。历时三个月,最终完成了35000多立方米混凝土灌桩桩施工,消灭了东广场运营结构被破坏的最大风险。
不仅如此,项目临近已运营高铁线,部分围护结构进入国铁管理区域,项目组织参建单位通过研制降水回灌设备、设立异物防护装置、增设隔音减振措施等创新性举措,根源上消除部分安全隐患,并以“参与式管理”的方式实施班组自治,充分调动作业工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全员参与管理、常态文明施工、装袋集中处置”工作制度,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通过系列举措,目前项目进展顺利,近千名建设者吹响施工“冲锋号”,朝着早日建成目标迈进。后续,项目最高峰预计将投入1600余人。
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郑友强表示,被列入青岛市2025年市办实事的青岛北站东广场地下停车及地面道路一体化疏堵工程,分为青岛北站东广场既有停车场改造为出租车、网约车停车场和东广场区域内站前路、安顺路地面路建设两部分。按照整体规划建设进度,东广场区域内站前路及安顺路地面道路将于今年8月实现通车,出租车完美体育、网约车停车场将于12月具备使用条件。改造完成后,青岛北站东广场地下停车场及配套道路将焕然一新,地下南侧为出租车停车场,可容纳250辆车,北侧为网约车停车场,可容纳300辆车完美体育。届时,乘客可于地下停车场高效换乘出租车与网约车,实现“无风雨归家”。道路设施的完善将极大提升青岛北站东广场的地面交通疏解能力。
随着国铁集团多次调图,目前,从青岛北站始发的高铁列车已超过青岛站,青岛北站成为我市最大的高铁车站。不过,受制于现有条件,乘客抵青时打车需要拎着行李步行一段距离,打车体验并不美好。随着青岛北站东广场既有停车场改造为出租车、网约车停车场今年年底具备使用条件,届时将极大满足乘客打车需求、提升城市窗口形象。
不仅如此,此前已通车的唐河路—安顺路打通工程,是岛城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这一动脉在青岛北站区域受阻。随着东广场区域内站前路及安顺路地面道路今年8月通车,唐河路—安顺路这一南北动脉的路网通行能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届时,通达全国的高铁、连接各区的地铁、畅行无阻的地面路……青岛北站区域的交通红利,将得到充分展现,由此也将为片区发展赋予强劲交通动能。
青岛北站东广场地下停车及地面道路一体化疏堵工程是青岛TOD一号工程的组成部分。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岩表示,青岛TOD一号工程遵循站城一体化开发理念,充分利用青岛北站交通枢纽强大的辐射能力和效能优势,按照“泛文娱体产业赋能,创意设计产业引领,现代服务业(商业商务)集聚”的产业定位,打造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示范区和以全空间无系为特点的智慧城市示范区,加速构建起站产城一体化布局的生态圈。建成后预计可提供“10万+”就业岗位,为4.6万人提供高品质居住空间,年均创造约100亿元GDP等社会经济效益。
目前,作为青岛TOD一号工程首开项目的东广场地下空间,正在开展地下主体结构施工,现场土方开挖已全部完成,主体结构已完成85%。
在加快建设青岛TOD一号工程片区基础设施的同时,地铁集团坚持招商先行,聚焦产业目标、项目落位、投资逻辑,高效能驱动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打造商业、文旅及教育配套。
站前商业项目是青岛TOD一号工程中的核心商业项目,将以“潮运动、潮文化、潮娱乐、潮都会”为主题,打造一个复合型体验式高品质的消费新空间,吸引更多年轻人聚集。同时,该片区还引入了山东大学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学校,学校将涵盖小学和初中教育阶段,致力于依托山东大学基础教育先进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完善低效片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此外,依托项目得天独厚的区位及资源优势,将在西片区落位城市旗舰级文旅项目,打造山海文化旅游体验综合体,构建“多核驱动”的文旅产业发展新场景完美体育,打造“一程多站”的游购娱新模式。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周建亮公交场站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承担着公交线网优化、乘客换乘、车辆停放维保等功能。此次搬迁不仅是场站地...[详细]
西海岸新区今年将推进60个海洋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深耕19个细分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走在前挑大梁,加快打造“品质西海岸”青岛日报社/观海新...[详细]
2月20日,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在济南举行,备受行业和社会“考古迷”关注的“五大”名单正式揭晓。这五大考古新发现分...[详细]
山东港口在青去年建成投产、目前续建及今年计划新开工项目共二十九个,总投资九百三十四亿元“项目强港”,助力青岛打造国际航运中心日前,...[详细]
马玉姝淄博报道通讯员王红艳2月19日,淄博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通告,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通知》,自2025年3月1日起,开展全面应用数...[详细]
2月15日,在董梁高速五莲县松柏镇白庙互通立交施工现场看到:挖掘机、推土机等10余台机械设备不停穿梭,全力开展路基施工作业。节后,项目扎实...[详细]
于伟通讯员黄秀川济宁报道“不动产登记中心安排专人指导,帮助我们准备材料,银行双方也非常支持,没想到这么顺利就把过户手续办结了!”近日,...[详细]
张晓鹏青岛报道通讯员滕斐春节过后,为确保轨道交通消防安全工作迅速步入正轨,青岛市消防救援支队轨道交通大队积极组织开展“开工第一课”活...[详细]
2月20日,记者从德州人社部门了解到,为全面推广和应用电子劳动合同,德州市依托山东省电子劳动合同订立平台,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便捷的合...[详细]
2月18日,由山东港口自主建造的最大马力“罗伯特”船型全回转拖轮“日港拖32”轮、“日港拖33”轮在日照港入列,标志着日照港与山东陆海装备...[详细]
青岛北站东广场改造今年被列入市办实事,工程进度如何?2月20日,记者现场探访,目前施工人员、机械正饱和投入,项目正加快建设,东广场区域内站...[详细]
近日,记者探访了位于东营综合保税区内的跨境电商展示体验中心,感受这一新兴业态带来的开放活力与消费新体验。走进跨境电商“1210”体验中...[详细]
2025年春运临近尾声,烟台西站的相应指标也日渐明朗。日前获悉,该站现已累计保障列车305列次,服务旅客超过2.1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1078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