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蒂尔达·斯文顿:我渴望惊奇、渴望团结、渴望联系在2024年年末的济州航空中,小狗布丁失去了9名家人。从那以后,它一直守在家门口等待家人们回来。韩国动物保护组织“CARE”对布丁实施了救助,准备为它寻找新的领养家庭。
在布丁的领养信息公布后,共有66户来自韩国国内和国外的家庭提出了申请,经过严格的资料审核后,CARE选出了3个最合适的家庭,让布丁登门拜访。最终收养布丁的家庭是一对非常关爱动物的中年夫妇,他们曾养过一只小狗,直到它在18岁时去世。
据悉,这家人在布丁第一次拜访之前,就把家里的地板铺满了狗狗专用的防滑垫。男主人经常会喂流浪猫。女主人也有充分的时间日常陪伴布丁。这家人的女儿也考取了宠物相关的证书。
我们在吃薯片时,至少两根手指会被沾满粉末。有些人会在吃完之后快速擦干净手指,也有些人会顾不上擦拭就用手指接电话、用键盘、甚至写字......
于是乐事集团最近根据大家吃奇多(Cheetos)时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沾满起司粉的手指为灵感而创作了开源字体「The Other Hand」。这款字体采用不对称笔画设计模拟左手书写痕迹,特别开发了26种动态连字效果以呈现沾满芝士粉的手指痕迹。
这款字体作为乐事集团2025年品牌创新计划的一部分,由纽约字体设计工作室House Industries联合设计。字体文件可通过品牌官网免费下载,用户签署创意授权协议后即可商用,但须在衍生作品中保留橙指纹水印。
乐事还为「The Other Hand」字体拍摄了一支广告片,片中由著名广告人Rich Silverstein主演,他的手指上也沾满了奇多饼干粉末。片中「The Other Hand」字体被应用在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场景中,比如刺青、交通号志、公文、墓碑等。他们更是公开向经典字体Helvetica喊话:“我们将颠覆字体设计世界!”
其实,吃奇多时手指沾满粉末的现象有一个专用的名称,叫“Cheetle Hand”。为了庆祝这种独特的“Cheetle”现象,奇多品牌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小镇Cheadle竖立了一座名为“Cheetle Hand Statue”的雕像。
蒂尔达·斯文顿与柏林电影节有着近40年的渊源。自1986年她携作《卡拉瓦乔》首次参加柏林电影节以来,她共有26部影片在该电影节上展映。但这一次,她因为发表的获奖感言受到了媒体攻击——她用长达13分钟的演讲,表达了对国际社会支持的大规模暴力行为的谴责。
她认为“电影艺术是一个无国界的领域,它本质上包容一切,不受占领、殖民、接管、所有权或开发‘里维埃拉’地产(指在特定地区进行高端地产开发)的企图所影响。”
2014年,蒂尔达·斯文顿和《布达佩斯大饭店》剧组在第64届柏林电影节开幕典礼前的摄影环节。图片来源 / 柏林电影节官网
“目前,世界上有多个国家正在进行的、由国际社会助长的大规模正在影响世界的多个地区。这些事实需要正视。为了明确起见,让我们直呼其名: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不人道的行为正在发生。我在这里毫不犹豫、毫不怀疑地指出这一点,并向所有那些认识到我们贪婪成性的政府的不可接受的冷漠的人表示坚定的支持。这些政府与破坏地球和战争罪犯勾结,无论他们来自哪里。”
“柏林电影节是我参加的第一个电影节,它为我打开了一个我为之奉献一生的「电影制作」的世界,我从未忘记我对它的感激之情。如今,能以这种方式被这个特别的电影节所认可,让我深受感动。明年二月,我将再次来到这里,庆祝这个充满启发和美好相遇的地方。
对于那些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渴望知晓如何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而言,这不失为一件好事。他们能在柏林电影节上找到自我。我第一次来参加时才25岁,那时我在寻找自己的人生,探索这个世界和人们生活的迹象。我思考如何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渴望惊奇、渴望团结、渴望联系,而我可以肯定地说,这一切在一瞬间就找到了。”
这次展映名为「创造的瞬间——艺术家工作室」(Moment of Creation-The Artists Studio),通过8部影片探索了东西方视觉艺术、建筑、舞蹈和文学等领域的艺术家工作室,关注新作品诞生的过程,让观众看到艺术家通过想象力和创造力所塑造的独特世界观。
成立于1969年的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以“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为核心,代表现代的是首尔馆,通过最新的艺术品和实验性展览,反映韩国艺术的前沿动态。代表历史的德寿宫馆展示了书法、文学等传统艺术形式的现代转型。这里的展览中常出现“去西方中心化”的尝试,同时又不回避西方技法的影响,形成“东西方兼容”的艺术表达。
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2023年的作品《安塞姆》(Anselm)是一部3D纪录片,探索了德国画家和雕塑家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的艺术创作过程及其工作室。
《有一天皮娜问……》(One Day Pina Asked...,1983)记录了德国舞蹈家皮娜·鲍什(Pina Bausch)及她创立的乌珀塔尔舞蹈剧场(Wuppertal Dance Theatre)。通过导演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的镜头,展现了他们如何发展出“舞蹈剧场”(Tanztheater)这种融合舞蹈与戏剧的表现主义技巧。
《超级8年》(Super 8 Years,2022)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与她的儿子联合执导,重现了1972年至1981年间拍摄的家庭录像。
安德烈·瓦伊达(Andrzej Wajda)的最后一部电影《残影余像》(Afterimage)以波兰先锋艺术家瓦迪斯瓦夫·斯特热米斯基(Władysław Strzemiński)及其学生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展现了艺术家在艰难环境中如何将个人的苦难转化为艺术上的抵抗。本片在2016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首映,同年10月,瓦伊达因肺衰竭去世,享年90岁。
《姐妹与晶体管》(Sisters with Transistors,2020)由丽莎·罗夫纳(Lisa Rovner)执导,讲述了女性作曲家如何革新音乐创作与聆听方式,为电子音乐书写了一部以女性先锋为核心的全新历史。
纪录片《阿尔托》(Aalto,2020)讲述了芬兰建筑师夫妇阿尔巴·阿尔托(Alvar Aalto)和艾诺·阿尔托(Aino Aalto)的生活和创作。
这是来自荷兰鹿特丹的建筑设计事务所MVRDV的最新项目“Mega Mat”,是为2025年曼谷设计周设计的临时公共装置。这块地毯由552块回收塑料垫组成,占地860平方米。“Mega Mat”的创作灵感来自泰国传统的Sua-mat编织垫,MVRDV将整个城市广场转变为一个公共休息区,展示了回收塑料在城市环境再利用的可能性。
泰国每年产生约200万吨塑料垃圾,政府和行业正在努力减少塑料消费并提高回收率。“Mega Mat”的颜色也是根据泰国塑料废物管理系统而选择的:红色代表进入无保护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橙色代表送往卫生填埋场的废物,代表未收集的废物,而绿色则表示回收塑料的比例。
“Mega Mat”在设计周结束后将被拆除并重新利用,例如分发给当地寺庙、作为瑜伽垫或升级为包袋等物品。“Mega Mat”的设计还呼应了泰国传统寺庙的屋顶线条和颜色。在被掀起的一角下,是一个人们可以自由活动的露天客厅。
1993年1月20日,63岁的奥黛丽·赫本因结肠癌在瑞士托洛彻纳茨的家中去世。如今她去世前生活的别墅正在被出售。
赫本一生中曾在多个国家生活,而瑞士是她生活最久的地方。这栋在日内瓦市中心大约半小时车程的别墅名叫“La Paisible”(法语意为“宁静之地”),这里距离日内瓦湖不远。奥黛丽·赫本于1963年购入这栋别墅,直至1993年因癌症去世,在这里居住了30年。
赫本与她的儿子卢卡·多蒂(Luca Dotti)在“La Paisible”,墙上的画正是这栋别墅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图片来源/span>
这栋3层别墅占地40英亩,拥有21个房间,包括12间卧室和8间浴室,还有5个壁炉,私人花园面积达1.6万平方英尺,园内有百年古树和一个50英尺的加热泳池。别墅设有两个车库和可供15辆车停放的户外停车位。
这栋别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主建筑在2001年进行了小规模的现代化改造。据英国房地产公司Knight Frank介绍,这座别墅的建筑被列为二级保护建筑。赫本的两个儿子在她去世后将别墅出售给了现业主。
约翰·列侬在纽约的故居之一是位于Soho 496 Broome Street的两层阁楼式建筑。这栋建筑是列侬和小野洋子在1971年购买的,是他们在纽约的第一处住所。
这里建于1885年,拥有高挑的天花板、开放式厨房和阁楼式的卧室,二楼则设有工作室和录音室。2024年5月,这里被挂牌出售,售价为550万美元,此次出售由小野洋子及其儿子肖恩·列侬委托JLL Capital Markets进行。
建筑师贝聿铭去世于2019年。2021年,位于苏州的贝聿铭“祖居”被拍卖,成交价为1090万元。
这处位于姑苏区平江街道的明代建筑,面积226.3平方米,带有花园和假山,是典型的苏州园林式四合院。
美国作家琼·狄迪恩(Joan Didion)位于纽约上东区的公寓在她2021年12月因帕金森病去世后被挂牌出售。
这处房产是狄迪恩与已故丈夫约翰·格雷戈里·邓恩(John Gregory Dunne)于1988年购入的,拥有11个房间,面积超过3600平方英尺。在公寓出售之前,狄迪恩的个人物品和收藏品被拍卖,拍卖所得的部分收益用于资助帕金森病的研究。
艺术家亚历山德拉·卡苏巴(Aleksandra Kasuba)出生在立陶宛的一个贵族家庭。1944年她随丈夫经德国离开祖国,最终于1974年定居美国纽约。作为难民移民的经历对她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她将这段创伤记忆转化为织物艺术的创作动力。到美国之后她在纽约剧院找到一份从事服装制作的工作,在此期间她掌握了尼龙热成型技术,为后期的「可呼吸建筑」奠定基础。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她受到现代主义理念和太空探索时代的启发,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人类在地球上的存在。她通过艺术作品,探索了我们在体验世界时所感受到的无数想法。
《Live-In Environment, 43W90, NYC》是Aleksandra Kasuba于1971年至1972年在纽约市上西区90街43号创作的一个沉浸式环境装置。这件作品是Kasuba将艺术与日常生活空间相结合的代表作之一,她将整个公寓改造为一个没有直角、充满柔软曲线和生物形态的空间。Kasuba使用了乳白色的半透明织物,从天花板延伸至地面,塑造出独特的空间感。装置中还融入了多种感官体验,例如由作曲家Emanuel Ghent创作的计算机生成的声音,以及由调香师Danutė Adonis设计的香水。
《Live-In Environment》是Kasuba对人类感官系统的长期关注,还体现了她对环境与人类主体之间关系的探索。这件作品后来在《纽约客》杂志上受到关注,并吸引了约1500人前来参观。
1975年她为世贸中心设计《流动的石头》蚀刻花岗岩墙,这面4000平方英尺表面铭刻2376首移民诗篇。这面墙在9/11事件中被摧毁,残片构成记忆全息装置。图片来源 /
1974年迁居新墨西哥州后,她受到建筑师伯纳德·鲁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非正统建筑」理论的启发,设计了在新墨西哥州沙漠的雕塑住宅Rock Hill House(2001—2005)。这栋房子表面的曲面混凝土壳体与沙漠地质层形成拓扑映射,光路系统每日14:27分精确投射纳瓦霍沙画螺旋。这里也是她晚年生活的地方。
《光谱:一个后思》(Spectrum. An Afterthought),创作于1975-2014年,由合成纤维、霓虹灯、彩色滤光片、钢材、铝材、胶合板和塑料构成,尺寸为400×1056×539厘米,现收藏于立陶宛国家美术馆。这件作品是Aleksandra Kasuba的代表性创作之一,展现了她对环境艺术和光影效果的探索。通过使用霓虹灯和彩色滤光片,Kasuba创造了一个沉浸式的空间体验,观众可以穿梭其中,感受光影与色彩的变化。
法国尼姆的Carré d’Art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卡苏巴的首次欧洲大型回顾展「想象未来」(Imagining the Future)。
法国尼斯的亚洲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画展《常玉:作品中的线年来常玉作品在法国首次举办的展览。该展览展出的大部分作品是从未发表过的作品,包括113 幅水墨画、版画和油画,以及艺术家未曾公开给外界的的十四封法文书信,其中提及他试图用“一根线承载八千年文明重量”的艺术抱负。
根据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2025年学术研讨会披露,常玉的「减笔裸女」系列(1953-1962)系列,通过单色平面与曲线律动的极致简化,实现了宋代白描美学与立体主义空间解构的跨时空对线年在蒙帕纳斯工作室与贾科梅蒂探讨负空间处理,其《斜倚裸女No.17》作品中,仅用七笔曲线便完成形体塑造,留白区域占比达63%。
策展人指出,其晚期花卉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断裂枝干意象,实为对离散身份的诗性隐喻。艺术史学家指出,这些看似残缺的枝干构成汉字侨的变体结构,与艺术家1964年日记中根系断裂处,方见新生机的记述形成互文。
该系列始于一个来自2017年名为“冰川”的项目,拍摄的作品包括冰川洞穴的全景图和内景图。该系列探讨了用绒布覆盖冰川以减缓冰川融化的方法。雷德记录了由此产生的纹理和材质对比。
本系列的其他作品记录了阿尔卑斯冰川的变化。在意大利南蒂罗尔普莱森冰川(Presena Glacier)上有一种“血雪”(Blutschnee)现象,这种自然现象由融雪中的粉红色藻类引起。
展览的标题White Was the Snow出自这些环境的转变,强调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改造之间不断演变的关系。
图片来自 / designboom,由法兰克福的伯恩哈德·克瑙斯画廊(Bernhard Knaus Fine Art)提供,版权所有者为托马斯·雷德。
图片来自 / designboom,由法兰克福的伯恩哈德·克瑙斯画廊(Bernhard Knaus Fine Art)提供,版权所有者为托马斯·雷德。
雷德从绘画和素描起步,后来转向摄影,专注于抽象的艺术风景创作。他的创作灵感来自草图、梦境、新闻照片和自然景观。他摄影作品的主题包括对自然的向往、社会、戏剧和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常通过小型模型和极简构图表现。他通过作品传递了对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的忧虑,并探索了现实与虚构之间的模糊界限。
2024年,宇多田光为庆祝出道25周年,举办了全日本巡演“SCIENCE FICTION TOUR 2024”。此次巡演覆盖了9个城市,她也邀请了9位摄影师分别记录各地演唱会的现场。如今这些照片集结成名为《NINE STORIES》的写真集。该写真集的名字灵感来源于作家J.D.塞林格的短篇小说集《九故事》。
此外,写线分钟的NFT影片,记录了森山大道与夏永康在巡演途中关于“数码幽灵”的争论。森山大道坚持银盐摄影的“物质性救赎”,而夏永康则倡导脑机接口时代的“神经影像采集”。
时装品牌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具有代表性的概念“一块布A-POC”(A Piece of Cloth)是通过直接从一块布料中裁剪而成,从而减少浪费。我们曾写过一篇文章介绍它。
最近三宅一生与东京的设计实验室Design Lab Synflux合作,用算法定制了一种新的设计系统,利用AI来减少纺织品所产生的废物。
该技术使用能记忆形状的Type-U²布料材质,根据算法定制生成的图案制作而成。Type-U的服装使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其形状记忆功能自由塑造。例如,当柔软袖口卷起时,袖子会保持其形状,并适用于工作到休闲的不同情况。
设计团队在使用算法进行大量模拟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试验和试错,最终在一块布料上创造出没有废料的图案,分别名为:STRATA和MONOLITH。
本系列产品将在日本东京的青山店和京都的A-Poc Able Issey Miyake店,以及位于巴黎、纽约、伦敦和米兰的三宅一生旗舰店发售。
乌兹别克斯坦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19日通过社交媒体正式宣布复出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冲击职业生涯第九次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北京时间2月22日晚,在国际体联世界杯德国科特布斯站的跳马比赛中,丘索维金娜摘得了一枚铜牌。
“这周我将参加德国科特布斯站世界杯赛,这也是2025年的第一场比赛,报了女子跳马和平衡木两项,希望一切顺利,感谢大家的支持!”比赛开始前,即将50岁的丘索维金娜说。
2002年,丘索维金娜3岁的儿子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她变卖家产、连续参赛,希望用比赛奖金为儿子治病。2008年北京奥运会,丘索维金娜夺得女子跳马银牌,儿子也恢复了健康。
2024年她因伤未能直接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名额,之后也无缘外卡资格,导致她缺席了巴黎奥运会。她表示,自己已经伤愈,正在逐步找回状态,首要目标就是参加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这将是她的第九次奥运征程。
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首秀以来,丘索维金娜先后代表独联体、德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出战八届奥运,本次复出将挑战体操史上最年长奥运选手纪录。
约翰·麦克夫(John McFall)是英国的一位前残奥会运动员,曾经参加过2008年北京残奥会。他在19岁时因摩托车事故导致右腿截肢,如今43岁的他是一位骨科外科医生。不久前,欧洲航天局(ESA)正式批准他进入宇航员培训项目,成为全球首位“残障宇航员”候选人。
麦克夫参与的计划名为名为“Fly!”,旨在突破传统宇航员选拔标准,通过为期两年的可行性研究,评估特殊假肢在微重力条件下的应用潜力。目前,麦克夫正在德国科隆参与模拟训练,其首次太空任务时间尚未公布。
根据英国航天局的一份声明:这项研究在2024年得出结论,残疾人可以充分参与ISS的六个月任务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此次入选标志着航天机构首次系统性研究了身体残疾者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也为未来深空探索任务中多元化乘员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残障人士也可以参与航天职业。
根据史密森尼杂志报道,一封由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亲笔书写于1777年12月的军事信件将于2025年3月在费城历史文献拍卖会上公开竞拍。
这封三页羊皮纸信件完成于独立战争关键转折点——军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后,详细记录了华盛顿对英军动向的战略分析及法美同盟谈判进展。信中特别提及对费城冬季驻防的部署调整,并包含对法国海军支援的战术预判手稿。
华盛顿在信中赞扬了美国人民在面对失败时的精神,并且罕见地提到了帮助防止天花爆发的实验性天花疫苗接种。美国天花疫苗的使用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乔治·华盛顿在独立战争期间为了防止天花在军队中传播就要求军士兵接种天花疫苗。
苏富比拍卖行鉴定专家指出,该信件是现存唯一完整记录华盛顿在福吉谷扎营前战略思维的原件,其边缘处还留有拉法耶特侯爵的批注墨迹。这份历经私人收藏的文献预估成交价达120万至180万美元,其公开面世为研究美国时期军事外交提供了珍贵原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