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中铁沈阳局:万里铁道战风雪 温暖旅客保出行路中国网11月12日讯 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内蒙古东南部、辽宁中西部、吉林西部等地出现大暴雪、特大暴雪,影响范围之广历史罕见;最大降雪深度超过1米,最强风力11级,突破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期间,11条铁路线条铁路线发生雪埋线路,部分列车晚点或停运——但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19万干部职工迅速出击,昼夜奋战,以昂扬斗志和忘我精神,在万里铁道线上打赢了一场抗击灾害、确保运输动脉畅通的攻坚战。
依照中央、辽宁、吉林、内蒙古等气象部门预报,沈阳局集团公司已提前发布恶劣天气预警,启动应急预案。主要领导超前组织运输、客运、货运、机辆、工务、电务、供电、调度等部门分析研判恶劣天气对铁路工作的影响,研究制定应对方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与重点单位对话,围绕做好除雪除冰和运输组织工作,提出掌握雪情雪势,把握高铁径路、煤运通道、编组站等重点关键,加强现场运输组织,全力确保干线日起,沈阳局集团公司累计出动除雪人员近7万人次,进行24小时不间断除冰除雪作业。工务系统各单位连续发布5次恶劣天气预警信息,加强信息分析报送;车务系统做好应急指挥,定人定责,分批轮流上道做好除雪作业;供电系统做好应急处置,值守人员分别到189个现场观测点、204个应急值守点进行现场观测;电务系统深入全局主要枢纽和重点站进行全天候包保;机务系统重点对动客车、重点区段添乘包保,强化对机车乘务员的出勤指导,遇情况不明、瞭望困难、异常晃车时适当减速或停车检查,发现险情及时采取措施;车辆系统组织沈阳动车段提前整备动车组,技术尖子随时待命;客运系统各次重点列车安排干部添乘包保,做好旅客乘降组织。针对温度骤降情况,车站进出站口铺设防滑地垫,普速旅客列车及时配备防寒垫,确保旅客出行安全。
极端天气全方位考验应急处置能力。8日夜,在持续降雪时间超过50小时,夜间温度在零下20℃,积雪最深度达到1米的通辽地区,暴雪把道岔、钢轨整个“雪藏”。新通高铁多个区段发生雪埋线路灾害,严重影响运输秩序。沈阳局集团公司连夜紧急组织沈阳工务机械段、阜新工务段等千余名干部职工挺进新通高铁沿线,全力清除线路、道岔积雪积冰,连续鏖战40余小时,顺利恢复新通高铁运输秩序。
不仅是新通线。极端天气同样导致珠霍、大郑、平齐、京通等多处铁路道岔等设备积雪结冰。连日来,在沈阳局集团公司管内沈山、沈大、通霍等主要干线上,一列列刮冰列车连夜开展刮冰作业,打响“破冰之战”。目前,沈阳局集团公司已为机车安装除冰滑板294台,累计出动2021台刮冰机车、刮冰动车组上线运行。
锦州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丁伟明,因雪情在沈山线女儿河站停留,已经连续乘务达77小时,始终坚守岗位,彰显大局意识;通辽机务段20名火车司机蹚着齐腰深雪,搀扶前行,300米路程足足走了40分钟,以确保电煤列车正常出发。
目前,整个沈阳局集团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冲破风雨、碾碎冰雪,始终奋战在除冰清雪保畅通的一线组、积雪线公里,为确保大动脉畅通筑起安全屏障。
“极端天气绝不能对电煤运输造成影响,要全力保障通道畅通,让群众温暖过冬!”霍林郭勒运营维修段、通辽车务段、通辽站等单位连夜作战,对管内道岔进行不间断除雪。11月6日,通辽站全天办理量数27389辆,创造了建站百年以来最高纪录。
雨雪寒潮天气导致东北地区部分高速公路封闭、民航停运,客流涌向铁路完美体育,给运输工作带来更大压力。沈阳局集团公司广大客运职工连续奋战在工作岗位上,为旅客提供热情周到服务。
通辽、阜新、锦州、沈阳等受极端天气影响较大的车站,全力做好除雪,在关键处所铺设防滑垫,并随时清扫站台,以防旅客滑倒。长春、长春北、吉林等车站增设可移动式红外线测温仪,为旅客快速进站提供便利条件。各车站还根据客流变化及时调整进出站流线和安检通道数量,减少旅客聚集,在应对雨雪冰冻天气的同时,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截至目前,各车站准备备用金803万元,增开售退票窗口191个,累计办理退票8.16万张,票款825.4万元。
受天气影响,宁波至长春K337次列车无法正常运行,晚点时间长达7个半小时。两名70多岁的老人因低血糖头昏,躺在座位上起不来。吉林客运段列车长刘洋发现后,立即到餐车取了米粥喂老人喝下,不一会儿老人有了好转。列车到达梅河口站时,餐车工作人员又找到刘洋,告知储备食物数量不够,刘洋立即联系梅河口站及时补给食物,保障了列车饮食供应……几个小时顾不上喝一口水,嗓子哑了,仍坚持安抚旅客;连续8个小时没有吃饭,却争分夺秒协调相关单位,为旅客免费分发应急食品,受到旅客一致好评。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灾害面前,沈铁人充分展现了出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拼搏奉献的精神风貌完美体育,践行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铮铮誓言。目前,沈阳局集团公司管内运输安全平稳有序,干线和煤运通道畅通高效,运输秩序逐步恢复常态完美体育。(伍策 郭蕾 刘健楠 韩庆潇)